2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组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课程备课交流,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推动教学创新。三位主讲教师围绕实践教学、课程导论等内容分享了备课经验并提出教学困惑,为课程优化凝聚集体智慧。

概论教研室主任李小红分享实践课程第一个专题,认为教师要从“一人一事一案例”进行课程导入,以小组为单元展开专题研讨和小组汇报,并将小组成果优化上传学习通平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参与和融入。
蒋若琼老师针对导论备课进行发言,认为要紧扣“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主线,通过案例对比中外现代化道路差异,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
韩文君老师就《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进行阐述。她结合以往授课难点和备课重点提出,在进行历史条件的讲解时引入近代国际大背景和时代主题,在讲解主要内容时要详略得当,讲解活的灵魂时要结合“人民春晚”“航天精神”等新时代案例阐释理论传承。针对学生普遍反映的“理论抽象”问题,她提出计划增设小组讨论与影视素材辅助教学。

此次备课会通过“经验共享-问题剖析-策略生成”的研讨模式,形成导论突出启发性、理论章节强化思辨性、实践环节注重体验性的教学框架。概论教研室主任李小红说:“我们将建立常态化备课机制,以问题为导向持续优化教学设计,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