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晓 图/屈永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指导意见》,近日,校党委统战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新郑市统一战线主题公园开展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现场教学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小星教授担任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党员代表和2024级大一新生代表参与。


立足新郑市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秦小星教授讲述从黄帝故里到郑韩古城的辉煌印记,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并结合自己援疆的亲身经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五个认同”的核心要义,让在场师生对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地理解。他讲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相互交融、共同奋斗的结晶,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华民族是各族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各族学生要自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在互动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的一位回族老师,向秦教授请教“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该如何有效地把民族团结的内容融入到课堂中?”秦教授讲到,在与民族团结相关的教学主题之下,将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教学过程中,用“润物细无声”地方式去逐步陶冶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的吸收内化,思政元素的融入要自然,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讲解要无缝连接。

在自由交流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的老师们和学生们在主题公园中漫步,感受着浓厚的民族团结的氛围,学生们就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问题跟老师们自由地分享,我支部各位党员老师也发挥专业所长,普及民族团结的理念,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尽快成长为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此次思政实践活动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域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逐步深化认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能力,以有形、有感、有效举措,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文化基础。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思政实践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极大增强了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与认同,收获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