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7月以来,我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和德尔塔病毒的袭击。抗疫救灾中有人闻“汛”而来,有人“疫”往向前。这些感人事迹,给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的教材。
如何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融入开学第一课?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全体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赵秀玲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
高校思政课承载着“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神圣职责。今年暑期我省多地相继发生涝情和疫情,面对出现的暂时困难,思政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教育广大青年学生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理解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突发的涝情和疫情中坚决维护大局、服从大局。通过展示防汛救灾、防疫抗疫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生动、精准地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千千万万具有崇高理想和优秀品格的时代新人。
高婵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主任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有责任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一起,在开学第一课,专题讲授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用扎实的理论、鲜活的案例引导青年学生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一是结合抗疫救灾中“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价值取向去诠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充分体现共产党人对人民、对民族崇高的无私情怀,展现党的强大政治优势;二是结合抗疫救灾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如喊回二十多条人命的“侯哥”、开着铲车救出近70人的“超级英雄”等,讲好中国人民“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斗志和英雄气概;三是结合一些青年典型事迹,如跪地救人6小时的青年医生、发起“救命文档”的大学生以及身边的一些青年志愿者等,引导青年学生有责任、有担当,做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青年。
丁心镜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授
7月17日至20日,我省遭受罕见的强降雨,城市一片汪洋,街区顿成泽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即做出批示,解放军出动,全国各地专业救援队伍驰援,志愿者急赴河南。一场伟大的河南抗洪救灾的大战在郑州打响。从抗洪救灾的感人故事中,我深深地崇敬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崇敬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生命安全的守护神,崇敬我们伟大的人民;我们非常幸运我们是中国人,非常幸运我们生活在伟大的新时代;我也更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好,中国共产党好,中华民族复兴是不可逆的伟大事业。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讲好防汛救灾精神,激励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鼓励学生锻造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奋力抗争的精神和坚强意志品质。通过这次防汛抗灾,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通过这次抗汛救灾,进一步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梁丽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教授
2021年的夏天,河南经历了洪灾和疫情,在这场战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感人瞬间,河南人民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名洪涝灾害和疫情防控的亲历者,我将提升政治站位,把灾难当教材,用抗洪防疫题材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教育工作,上好开学第一课。我将收集抗洪救灾和疫情防控过程中出现的感人事迹,向广大学生讲述党和国家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故事,讲述医护人员、军人、警察、志愿者等抗洪防疫一线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故事,讲述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讲述中华民族扶危济困、协作互助、守望相助、同甘共苦的优良传统,讲述抗洪防疫中折射出来的中国精神,使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让青年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青年学生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大汛大灾面前扛责任、担使命、不负青春韶华,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刘嫄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师
2021年的暑假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壮丽历程,也遭遇了“汛情疫情”双重叠加。当暴雨突袭,全国上下,从绿色迷彩到逆行白衣、从蓝色救援到红色马甲,处处彰显着祖国和人民风雨同舟,万众一心。疫情灾情,本身就是一次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是一堂深刻的思政大课。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全力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全省上下特别是教育战线防汛救灾、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保证各项重点任务纳入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要激励同学们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化为报国之行,弘扬伟大精神,保持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增长才干、锤炼意志,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
唐许辉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师
2021年的暑假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夏天,7月20日的特大暴雨,7月30日的新冠反扑,不断发起挑衅。灾情一出,党中央迅速做出指示,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刀削面、热干面、肉夹馍”等等逆行而上不断驰援,各地企业纷纷为河南捐款捐物,共克时艰,一时间,“野性消费”刷爆网络,成为网友骨子里爱国之心的代名词。灾难无情人有情,举国同力,万众一心,这就是中国力量。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会把这些鲜活案例融入教材,让同学们真切的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员的伟大,从而自觉肩负起新时代建设的责任,不断为祖国的繁荣兴盛增砖添瓦。
陈大帅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师
疫情、灾情的突然爆发,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重大影响,在中国共产党的一声令下,中国同胞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听党指挥、行动有序、迅速奔赴防控、防灾一线,齐心协力、冲锋陷阵、攻坚克难,使得疫情、灾情得到了及时的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会以疫情、灾情为契机,努力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用中华优秀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引导学生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问题为导向,从身边小事做起,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周亚梦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师
今年暑期,我省经历了暴雨和疫情的双重考验。面对灾难,广大群众表现出了不怕困难、众志成城的拼搏精神和千里驰援、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力量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刻在骨血里的精神表现,是推动我们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面对灾难,我们的共产党员迅速反应、临危不惧、冲锋在前、敢于担当,成为了人民群众的主心骨,筑成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坚固防线。面对灾难,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动若风发、挺立排头,营救被困群众、抢修加固堤坝、转移家具物品、清扫淤泥杂物,每一个危难时刻,总有他们逆行的身影,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教学中,我要把灾难中的感人故事讲给学生们听,把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成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
冯晓晴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师
夏季河南爆发特大暴雨,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中国共产党带领人们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大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使灾情得到了及时的控制,体现了党的强大的行动力、号召力,使我们更加坚信党和政府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引导学生了解党的发展史,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体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战的光辉历程,树立正确的信念,积极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要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党的领导,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坚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不负韶华,勇于奋斗,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青年。
卢凤华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师
2021年七、八月份,河南经受了极其罕见的特大暴雨和新冠疫情的双重考验,面对灾难,抗洪救灾、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全力开展,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团结和勇敢,看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展现了中国人民坚持的伟大中国精神,体现了新时代祖国的日益强大。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新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中,要融入新时代抗疫抗洪内容,明确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丰功伟绩,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解决新问题的历程中取得;要将感人至深的抗疫抗洪故事融入课堂,更形象地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九个必须”,做有格局、有大爱的教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你有我,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激发他们的斗志,激励他们勇担重任、奋勇前行,唱响青春无悔的赞歌。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任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深入研讨,针对如何上好思政开学第一课进行广泛交流,进一步深化了“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的主题教育活动,丰富了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的理论实践,并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将开学第一课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