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吴杰霞,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桂玉及课程负责人贾灵充教授带领课程团队全体教师,于11月11日下午赴新郑市泰山村、山西乔村开展新型互嵌民族社区专题调研。此次调研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结合课程思政实践教学需求,旨在探索民族地区治理经验与高校育人模式的深度融合路径。

调研首站,团队来到新郑市泰山村,实地考察这一典型的新型互嵌民族社区。在千稼集景区,团队深入了解了当地通过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创新实践;在廉政长廊,团队成员认真观摩学习,感悟廉洁文化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

随后,调研团队赴山西乔村开展深度访谈。通过座谈交流、走访,团队系统考察了这个多民族聚居村落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共同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该村通过文化共享、产业共建、事务共治等方式,形成了各民族交融互嵌的社区生态。这些基层实践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提供了生动的教学案例,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基层社会的鲜活图景,为课程内容的实践转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次调研不仅强化了教师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也为将互嵌社区的生动实践转化为课程资源,为使学生通过真实场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内涵提供了新思路。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探索“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